美濃白玉蘿蔔季 創造三億產值

【記者郭偉如高雄報導】高雄美濃區農會今年規劃白玉蘿蔔季以「蘿蔔股東會」契作模式,推薦在地優秀農民種植優質蘿蔔,以田區劃設小面積方式開放民眾認股,每股新台幣550元,可保障股東採收50台斤左右的蘿蔔,農會隨時紀錄田區耕作情形,透過臉書、部落格,讓認股的民眾可以隨時看到並參與白玉蘿蔔的耕種情況。 美濃農會總幹事鍾清輝11日說,在10月中旬甫推出「蘿蔔股東會」,詢問認股非常踴躍,整個蘿蔔季認股達到近1000人次,尤其也有中、北部的民眾遊客下單認股。鍾總幹事說,這計畫不僅讓認股的民眾親近土地、體驗田園之樂;另一方面,藉由「蘿蔔股東會」,也讓辛苦種植的地主減少採收的工資,確保並增加農民收益。 美濃的白玉蘿蔔皮薄肉嫩、質地清脆,不用削皮就能直接烹調,外表透亮如白玉,吃起來也鮮甜綿密、入口即化。由於蘿蔔經過長年的醃漬之後,顏色黝黑而外表油亮光滑,本身就有平價「人參」的稱號,營養價值極高,是冬季滋補養身最佳的食材。往年農民常因生鮮蘿蔔價格隨市場價格起伏波動所苦,有鑑於此,農會除了規劃遊客親臨產地體驗蘿蔔採收之外,更鼓勵生產者將白玉蘿蔔直接加工醃漬起來,透過「時間」,「陳年老蘿蔔」變成黑金,創造更高的商品價值。 鍾總幹事指出,老食材也要有新包裝,農會將三年前向農民收購生產過剩的白玉蘿蔔,以醃漬的方式加工成老蘿蔔,這批老蘿蔔配合今年的美濃白玉蘿蔔季公開上市,結合地方陶藝產業設計精美的小陶甕,燒製由台灣意象書法家陳世憲手書「美濃白玉老蘿蔔」的墨寶,強調白玉蘿蔔這種在地傳統食物以及產地的人文內涵,讓風味老蘿蔔賣相更精緻,成為美濃地區耀眼的新商品。 今年推出蘿蔔股東會共有八大主要田區,週末假日股東們攜家帶眷、親子出遊,共同體驗拔蘿蔔的田園樂趣。蘿蔔季從十月中開始一直到十二月初,整個美濃的產業道路兩旁常魚貫停滿車潮,田間到處是遊客親子和樂拔蘿蔔的畫面;市區的街道上擁塞的人、車交錯,吃粄條、品嚐客家料理的遊客絡繹不絕,讓冬天的美濃像辦蘿蔔嘉年華,滿滿都是拔蘿蔔、吃客家美食的人潮。 根據美濃在地的農村田野協會調查表示,今年白玉蘿蔔季期間,蘿蔔股東會與散戶鮮採體驗,估算為美濃帶來約16萬人次的觀光人潮,不亞於春節花季的賞花人潮。農村田野協會執行理事溫仲良說,按照觀光局推計每位休閒農業遊客平均950元的消費額估算,帶動地方觀光消費約有1億5仟萬。 鍾總幹事強調,白玉蘿蔔種植面積從原本各別家戶畸零地生產,現已到達規模種植,原本不起眼的小蘿蔔,形成美濃秋冬季節的短期經濟作物與農村田園景觀;農會順勢發展出秋冬小蘿蔔輪作與醃漬文化,創意開發出各式不同的蘿蔔商品為主的伴手禮,作為補充稻農產值收益的經營策略,為農民創造出加值收益;另一方面,透過寓教於樂的拔蘿蔔田園體驗,吸引更多的旅遊人潮,帶動刺激觀光消費,活絡整體農村的商業經濟產值。 以今年的白玉小蘿蔔季來講,創造農業與觀光的產值將近3億,可謂「白玉小蘿蔔,黃金大產值。」他還說,白玉蘿蔔季只是美濃秋冬重頭戲的開始,接續還有橙蜜香番茄採果與春節的花海季,引領民眾遊客到入選十大觀光小城的美濃,體驗一連串農村田園休閒的饗宴。 鍾總幹事指出,非常感謝陳菊市長對農民的照顧,縣市合併以來,在市長支持成立的「農發基金」下,本次白玉蘿蔔季挹注有限的資源,以小搏大,不僅增加農業產值並創造出極高的觀光產值,這就是「農事體驗與綠色休閒」的魅力所在。他還強調,未來希望能持續配合地方特色的農業生產結合休閒體驗與文創,增加並穩定農民的收益,也為地方帶來商機,讓「農業體驗」創造最大的產值與經濟效益。2012/12/12